《气象档案馆》PS VR2版试玩报告:最佳教具

泥头车

2025-07-08

返回专栏首页

作者:泥头车

原创投稿

评论:
适合出现在博物馆中,褒义的那种

    讲真,直到现在,我们老大都没搞明白我为啥会对《气象档案馆》这么个教学工具性质的免费PS VR2软件感兴趣。要知道,不管从什么角度上来说,PS VR2平台上都有太多比它“值得”体验的游戏——直到上个周,我也是这么认为的。

    《气象档案馆》PS VR2版试玩报告:最佳教具

    然后,我就遭遇了有生以来最为难熬的一个夏天。

    7月初的上海,最高气温屡屡来到39℃,空气湿得像果冻凝胶,时不时还下点儿大冰雹子。而在这种天怒人怨、乞撚人憎的鬼天气下,我那杀千刀的笔记本电脑风扇罢工不干了,为了避免电脑在红温火烤下彻底宕机,把我写一半的稿子付之一炬,我不得不顶着正午的大太阳骑车半个小时前往维修点。

    《气象档案馆》PS VR2版试玩报告:最佳教具

    一路上,我被热射线狂攻的脑子里闪过了无数思绪——我想到古时候有两小儿辩日,一小儿说早晨日头大,太阳离得近;另有一小儿说中午晒得烫,太阳离得近。然后孔夫子来了,给两个小登一人来了一巴掌,并斥责他们,有在这胡咧咧的功夫,不如赶紧把后羿喊来给太阳射下来。

    《气象档案馆》PS VR2版试玩报告:最佳教具

    随后,便是进入维修点(空调22℃极速冷冻),离开维修点(39℃大火收汁),回到公司(26℃低温锁鲜)的组合拳——不出意外,免疫系统不堪折磨原地自爆,我喜提季节性感冒发烧,病假三天。

    躺在床上的我咬牙切齿,“干,为啥今年夏天这么热?”骂完这句,我才忽然想起,我去年也骂过同样的话,前年好像也是……直到这时,我才忽然想起,PS VR2上有款叫《气象档案馆》的游戏。

    秉持着死也得死明白的原则,我戴上了沉得要死的VR目镜。

    《气象档案馆》PS VR2版试玩报告:最佳教具

    严格来说,《气象档案馆》并不是一款游戏,它更像是一个可互动的教具,甚至是多媒体放映机。玩家……或者说用户进入游戏后,需要观看数个有关气候变化科普小短片,并在短片中学习有关全球变暖、碳排放、厄尔尼诺现象之类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刻进DNA里的环保知识。

    《气象档案馆》PS VR2版试玩报告:最佳教具

    这些短片本身在内容上很扎实,各种科普相当详尽,制作组分析了前工业时代(1850年)至今的大量气象数据,结合深入浅出的语音讲解,切实地解答了“夏天不断变热”这一现象背后的死循环屎山代码。

    身在南方的朋友们可能会有这种体会:最近的夏天都热得像蒸笼,身上汗的黏在皮肤上难以甩脱,而且越湿越热、越热越湿,左脚踩右脚上天,最后活活给人蒸熟。

    如果你好奇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,那《气象档案馆》的“温室气体”播片中,还真就有所记载——水蒸气本就是一种温室气体,它不光会提高人的体感温度,还会把折射回太空的阳光再挡回去,进一步加重温室效应。不巧的是,气温每上升1%,空气中就可以额外容纳7%的水蒸气,而这7%的水蒸气又会把空气蒸得更热……

    《气象档案馆》PS VR2版试玩报告:最佳教具

    这还没完,要是升温幅度再高些,恰好化开了北极各处的冻土,那地下从上一次冰期开始攒了上万年的甲烷,还得再冒出来,和水蒸气、二氧化碳一同共襄盛举,然后气温更热、冻土再化、甲烷又冒、气温又热……直到哪天地球终于肠胃舒缓、排气完毕。只是到那会儿,马尔代夫之类的一众沿海国家,怕是真要变成沉底的亚特兰蒂斯了。

    《气象档案馆》为气候变化的几乎每一个前因、过程与后果,都制作了类似的播片,从温室气体的来源到洋流对气候的影响,再到野生动物种群与极端气候导致的财富损失,可谓包罗万象。

    只是,不论制作再怎么精细,这些短片“VR里面套屏幕”的形式,也注定了其无法发挥VR平台的优势。在大多数时候,我还是更乐意把目镜摘下来,省得鼻梁被压痛——毕竟,PS VR2真的很沉。

    《气象档案馆》PS VR2版试玩报告:最佳教具

    好在,“播片”虽然构建了《气象档案馆》的主要内容,却远非这款游戏的全貌。本作真正的核心体验,其实是画面中央的地球仪——它涵盖了1850年至今的全部气象观测数据,收录了2019年全年的所有大小气象事件,还搭载了超级计算机所计算出的“未来世界线预测”模型。

    《气象档案馆》PS VR2版试玩报告:最佳教具

    在结束了科普播片的“新手教学”后,玩家就可以自由探索这个虚拟地球上的兴趣点,通过PS VR2的手柄,玩家可以“抓取”这个地球仪上的任意时间地点——对应的温度变化、太阳照射量、洋流影响、温室气体排放量等数据表格,也会相应出现在头显中,稍微一瞥就能极为方便地进行比对。

    我第一时间将时间轴调整到了2008年。在我模糊的记忆里,那年的夏天应该没有现在这么夸张才对——果不其然,2008年的上海七月平均气温仅有27.6℃,作为对比,号称“史上最热”的2024年7月,上海的平均气温为30.5℃。而这个“最热”记录,大概率还会在今年被打破——甚至,将来的每一个夏天,都会更加难熬。

    《气象档案馆》PS VR2版试玩报告:最佳教具

    这可不是瞎说的。正如前文所说,《气象档案馆》中内置了基于超级计算机模拟出的五套未来地球气象图景。最乐观的图景是SSP1-1.9,这条世界线上,全人类忽然打通AT立场,开始完全抛弃化石燃料和高排放产业,抛却能源分配不均带来的隔阂与冲突,全力实现《巴黎协定》——想想也知道,这就是在做梦。毕竟今年年初,世界上第二大的碳排放国家才刚刚宣布退出《巴黎协定》,全球各地因能源而起的战火,也还在持续燃烧。

    问题就在于,即便是这条“梦中的世界线”,到世纪末时,全球气温还是要在前文所述的“屎山循环”中上涨1.5℃——而在最悲观的预测中,这个涨幅还要翻三倍……

    《气象档案馆》PS VR2版试玩报告:最佳教具

    对气温上涨的影响,《气象档案馆》也为玩家们准备了几套直观的“模型教具”,这也是本作为数不多能够完全发挥VR载体优势的时刻。在这些场景中,玩家可以借助VR头显,来到北极冰川的上空、澳洲大堡礁的海底或东南亚的飓风灾后现场,“面对面”感受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。

    《气象档案馆》PS VR2版试玩报告:最佳教具

    当然,这所谓的“面对面”和“VR载体优势”,也只是相对而言的结果。限于游戏较低的开发成本和体量,这些VR场景中几乎不存在什么可互动元素,场景规模也相当有限。但要知道,《气象档案馆》只是一款免费下载的小体量科普游戏——与单纯的图片、文字或视频相比,这种“身临其境”的立体建模,显然更有说服力一些。

    《气象档案馆》PS VR2版试玩报告:最佳教具

    最后,我还想额外补充一点:在《气象档案馆》中,我并没有看到“传统”环保宣传作品中那种“高高在上”的宣教感,也没有扯肉蛋奶与热带雨林之类的犊子。在大多数时候,它只是将事实、分析与依据一一贴出,并把“得出结论”的步骤留给了玩家自己——仅就这一点而言,它也称得上是一部优秀的科普作品。

    作为一款“游戏”,《气象档案馆》并不有趣,也没能充分发挥PS VR2的平台优势。但作为一款“教具”而言,它的临场感与专业性,恐怕无人能出其右——从这个层面上讲,它确实更适合出现在博物馆或中小学的地理课堂上。

    玩家点评 0人参与,0条评论)

    收藏
    华体会体
    分享:

    热门评论

    全部评论

    Baidu
    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