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一直觉得,互联网就是一个巨大的回旋镖,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,总会以各种形态不断重现在我们的面前。即便此刻正在互联网上流传的不少内容,日后终将成为Lost Media,可那些被无数人记住的东西,也迟早被翻出来再次提起。像是那些在互联网上成为顶流,却一夜之间突然过气的诸多网红、明星,就时常以各种形式被遗忘,又以各种形式打赢复活赛。
但我今天要说的这位,可并非自己杀出了冥界,而是被无数亡灵术士共同召唤出来,被迫打赢的复活赛。她是姜萍——是的,如果没有意外,应该就是你想的那个姜萍。
曾经,她因“闯进全球数学竞赛12强的天才中专少女”身份红极一时,成了被无数人支持,也被无数人反对的新一代传奇人物“姜神”。而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舆论风波后,真相逐步显露出来,姜萍最终则被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组委会的最终通报,彻底拉下神坛。
照理来说,整场闹剧应当在去年就被画上句号,更何况姜萍也早已销声匿迹,没人能在网络上得知有关她的最新信息。但在互联网上,尤其是百度贴吧“姜萍吧”里,整起事件还远没有结束,那些有关于姜萍的讨论仍绵延至今,并在最近诞生出了一个极为离谱的新风潮——百变姜萍。
根据我目前能够考证到的内容,最早一批出现的,应当是这张被P图者称为“有料”的姜萍改图。
乍一看,这张图片好像没什么问题,只不过是一张简简单单的正面人像照而已,但要是跟原图相比较,那可真是离了大谱。很明显,相较于原图来说,这张改图先是将整个面部重新塑造了一番,再就是将某些细节进行了微调,为姜萍赋予了一丝别样的气息。可以这样说,这张图完全是换了个人。
而我们都知道,越是简简单单的正面人像照,就越是能够调动网友们的整活天分,像是经典的孙笑川西装抱手,还有科比身穿24号球服的正面照,都早已成为各类二创的素材。于是在这之后,各种新奇的P图便开始一发不可收拾。你既可以看到老牌强队PS吧的人工队手笔,也能见到新派劲旅AI绘画技术成为人工队的强敌——PS吧正统之争,跑到姜萍吧中再度打响。
在最初那张为姜萍美颜的改图广泛流传后,不少人顺着这条以姜萍本人为核心的路径开始整活。比方说某些想喝紫菜蛋花汤的人,把姜萍修改成了姜军,很难不怀疑这张图片是在晚上拍摄的——必须声明的是,为防止各位观众被灼伤,这张配图已经是不那么耀眼的了。
而在一心只想GHS的LSP手里,那张最开始的图片显然不够大胆,唯有衣服越来越少,第二性征越来越明显,才是他们追求的极致享受。
这时候恐怕有人要问了,难不成真有人的XP会是这样?您还别说,确实是大有人在。人与人之间的XP不能一概而论,连东北雨姐的粗犷玉足都有不少人觉得带派,又何况姜萍呢?在姜萍贴吧里,不少吧友表示自己已经恋爱了——特别是对着那些“衣服越来越少,第二性征越来越明显”的改图时。
很快,在种种逆天行为下,对原皮姜萍的恶搞就开始进一步发展,引来更多全民制作人加入创作。而这,就不可避免地要开始产生种种遐想了——试问,销声匿迹如此之久的姜萍,此刻究竟在从事什么职业呢?
或许,姜萍的销声匿迹,既非加入特殊部门研发最新科技,也非暴露作弊内幕灰溜溜退网,而是在仙人手里测出了土木双灵根,提起红桶加入工地,成了大伙的“土木学妹”。
也或许,觉醒了土木双灵根踏上修仙之路的姜萍,成功习得了一气化三清之术,分出红黄蓝三幻神为网友们的超大杯需求保驾护航,成功解决了“为什么姜萍一消失我就收到了外卖”的精巧谜题。
在这种情况下,想必姜萍出现在哪个世界都不会违和,从这之后,历史、游戏、动画……大量二次元与泛二次元内容都被融进创作中。于是,我们便能见到姜萍一边说着“我能做一整天数学题”,一边成为漫威宇宙的新基石。
也能看到姜萍顺应当今时代潮流,在二次元的世界里拿起吉他,组建起属于她的少女乐队。
而不出我们所料的便是,一个新的网络梗发展到最后,必然要跟各路抽象梗联系到一起,这次的“百变姜萍”也不例外。无论是孙笑川还是科比,在姜萍身边都只是陪衬,成了联动而来的神秘抽象明星。
类似的图片不胜枚举——说实话,上一次让我在一个人身上同时见到男女老少的,还是米饭仙人。只不过,整活的结尾往往都是烂尾,“萍形宇宙”的爆发也让不少整活再度回归下三路。白丝姜萍、泳装姜萍、擦边姜萍……种种大尺度的姜萍图逐渐增多,甚至还有猎奇到只要发出来就会被删的鬼图——这就不给大家举例了。而这,还只算那些能在互联网上留存下来的图片。事情发展到这般地步,恐怕要开始朝着一发不可收拾的状况狂飙。
对此,倒也有误入姜萍贴吧的路人发起了质疑,只不过这样的质疑,很快就被打成了“姜萍孝子”的身份,也有人认为这样的发帖只不过是单纯的串子。毕竟在互联网上,你很难界定一个人究竟是不是串子,有时候粉丝一出手就是串子难以达到的高度。
可即便不是串子,声讨这种恶搞行为的人也往往会遭受不少攻击。但在大多数情况下,对抽象人的声讨,往往会转化成新的抽象语料,而新的圣经就此诞生:“一进来真是长眼了,把人家胸P的那么大,评论还都是虾头男的嘲讽。她只是个17岁的小女孩,你觉得这种行为合适嘛?如果被恶意修改的照片是你呢?被恶意评价的是你呢?你们就不能尊重一下人家嘛?真是够离谱的!!!”
但其实,网友们玩姜萍的梗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,这样的发展有迹可循。早在姜萍刚刚爆火之时,成绩的不匹配、“主=6”的夸张笑话,以及围绕在姜萍身上的种种矛盾,就让姜萍隐隐有一种往“牢字辈”人物发展的趋势,同样早已诞生过“姜王博士”之类的经典P图。
而当最终的情况通报后,即便姜萍已经在互联网上销声匿迹,也仍有不少人捕风捉影着相关信息,翻出了“擦边姜萍”之类的虚假信息,更是有人借着这个由头,打起姜萍的名号蹭上了一波又一波的流量。
虽然真正的姜萍已经不在互联网上,但网友们仍旧能人造出一个姜萍来。像是在某些平台的AI模型中,就有人添加了能与人对谈的“AI姜萍”,又或者是在某些群聊中加入“姜萍Bot”。
顺着这样的路径一路发展到今天,便诞生了“百变姜萍”。姜萍这一形象,俨然在网友们的一通操作下,成了新的整活素材,实现了“赛博永生”。
话又说回来,让姜萍被讨论到今天的,其实还是不少人对达摩院与新闻媒体等组织,在当初大肆造神,却又于回旋镖袭来后草草了事的不满。而以姜萍为中心,两极分化的混沌舆论,同样是让矛盾延续至今的原因——有人笃信姜萍,也有人强硬质疑姜萍,但在事件通报出现、姜萍销声匿迹的当下,也只能在互联网上打打嘴仗。
所以,“赛博永生”正是对互联网上与姜萍相关的种种观点进行抽象发泄后,所次生出的一种现象。而对“赛博永生”这一现象,我们还需要更深入地聊一聊——毕竟,这种抽象的“赛博永生”,我们早已见过很多次。
往劣迹网红身上看,因出售假冒伪劣商品而被制裁的东北雨姐,一次又一次地成为网友们找乐子的对象。先是冒出一大堆模仿者,想要接下“一雨落、万雨生”的这波流量,再是成为不少网友们心中的弗雷尔卓德魅魔,最后让许多人在听到“太带派了”和“大东北是我的家乡”时很难不想起雨姐的英姿。
往抽象网红身上看,被流量裹挟并陷入其中的范小勤与整个范马家族,用几年时间和几代导演,构建出令无数人感慨万千的严辉村往事,让范小勤的大把名言与“唐氏”面相成了网友们津津乐道的抽象案例。
往上看,看世界最高城理塘上的丁真,从舆论场上的两极分化,到网友们“一眼丁真”的种种P图与创作,最终分化出“丁曲”的鬼畜流派,这足以令我们见得,当网友讨论丁真时,其实讨论的并不是丁真。
往下看,看看冥界里的科比,“孩子这并不好笑”与“男人,什么罐头,我说”之类的名言,造就了大把虽然地狱却非常好笑的烂梗,更是开辟了饮料瓶“牢字辈”宇宙——哪有什么死者为大,只有死者为牢大,使得科比以抽象明星的身份永远地留在了互联网上。
让他们成为网络符号的是什么?我想这恐怕不只是单纯的“好笑”而已。让网友们心安理得地玩着这些梗,将这些梗进一步推陈出新,并彻底让这些梗所描述的人物“赛博永生”的内核,是一种“反抗”或者说“反叛”欲。
在弱智吧里,有这样一种说法:“既然我们都是盲人,摸着名为世界的大象,那抽象是不是一种对世界的鞭挞。”这说得其实有那么几分道理。正如3DM原创编辑部Marvin老师提出的“抽象是当代年轻人的嬉皮士运动”理论那样,以抽象的娱乐化方式解构严肃的观点,的确是一种另类的表达。而在我看来,这种表达的内核正是“反叛”。
东北雨姐出售假冒伪劣商品,于是她被抽象娱乐化成了大汗脚魅魔;范小勤在现代社会的异化中迷失自我,于是他被抽象娱乐化成了“开发5G”的“唐人”;丁真被高高捧起成为严肃的标杆,那就用“一眼丁真”和“丁曲”让他变成娱乐的素材;本就有着种种争议的科比,便能将“肘击”与“鹰郡事件”等负面要素放大取乐。这种以反叛为内核,荒诞与娱乐为外衣的抽象解读,使得舆论无论朝向哪一边,都不会让抽象乐子人的表达落入下风,因为正手反手都是乐子。
更重要的一点是,当有人质疑这种“反抗”行为时,一个显而易见的状况便会发生:“他们本人又没说什么”,以及“XX也干了”。毕竟,这些人确实是很难再在网络上说些什么,也自带各种负面新闻。最终,情况便彻底成了“孩子们我没意见”。
而回到本次事件身上,你可以看到,在姜萍的身上也始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争议,同样也只能被迫表示“我没意见”,于是便同样成为亡灵术士们的施法对象,被秽土转生在互联网上,实现了“赛博永生”——至于究竟是魅魔还是别的什么,其实都无关紧要了。
从造神到毁神,再到举起AI生成的神像随意摆弄,其根源虽然是网友们在以“造梗”,反对达摩院等权威的“造神”,可抽象娱乐化的表达却仍在逐步反噬自身,让最初这个以“反叛”为主的根源被埋没,只剩下了娱乐。事到如今,姜萍吧里的人关注的重点其实早已不是那场竞赛究竟发生了什么,而是姜萍还能扩展出多少有乐子的改图。
遗憾的是,这样的情况在互联网上已经发生过无数次。我始终觉得,一个以反叛为精神内核的互联网新梗,只有在它生命周期的初始时刻才算真正活着。当它引起一场又一场的狂欢,并最终沦为娱乐化的空壳时,即便打赢再多的复活赛,也不过是能图你一乐而已——那些最初想表达的东西,早就消失不见了。
京ICP备14006952号-1 京B2-20201630 京网文(2019)3652-3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华体会体
/未成年人举报:legal@3dmgame.com
CopyRight©2003-2018 华体会体 (021-54473036) All Right Reserved
玩家点评 (0人参与,0条评论)
热门评论
全部评论